名医名师风采
副标题

【国际针灸】中医针灸在5大洲发展现状(大洋洲)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为特有民族医疗方法,*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两千多年来流传于世界各地。针灸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络、输穴的作用,及应用一定的手法,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针灸疗法包括针刺与灸灼两种治疗方法。《内经》所说的“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即按照中医的经络学说,选取有关的穴位进行治疗,而且针刺与灸灼治疗互相配合应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34种**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97年,王雪苔教授对大陆地区发表的研究文章进行过技术统计,结果发现针灸的适应症大约有838种。在国外,针灸对疼痛、中风、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抑郁症以及健康状态显示出良好的**,并己被患者广泛接受。


1975年WHO委托中国卫生部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开办面向世界的针灸医师培训。1980年代,WHO在中国建立了3个针灸合作中心,组织制定了针灸穴名的国际标准,1994年WHO又制定针灸临床研究规范,1998 年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建立了正式关系。针灸在世界范围影响日愈扩大。


世界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不同,医疗体制、医疗人员培训、医疗保险内容有明显的差异,对传统中医在当地所提供的服务范围也有所异同,进而直接影响当地针灸的发展。本文选取世界五大洲23个国家,以文献资料收集的方式,对发表于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集、专著、官方报告、法规、针灸专业网站论述、报刊等进行资料收集,对这些国家针灸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现状、临床运用现况、针灸教育现状、现行对针灸的政策法规、医疗保险制度、学术组织等方面进行整理,了解世界各地区针灸现状,提出意见,使针灸更好的走向世界。


大洋洲

(一)澳大利亚

1.针灸医疗机构

墨尔本市北区医院是维多利亚州的一家主要公立医院,其急诊科是维多利亚州*繁忙的急诊科。它每年为七万多位患者提供服务。这些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是急性疼痛患者。在初步研究项目阶段,超过1000多人接受了针灸治疗。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针灸对减轻急性疼痛的**较好。而且,对325名急性疼痛患者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针灸减轻疼痛症状的平均水平约为45%[43]。目前澳大利亚大约有5000家中医针灸诊所,每年门诊人数*少280万人次[44]。


2.针灸从业者及临床运用

据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在全国的问卷调查显示,17.9%的澳大利亚人接受过中医治疗。澳大利亚全国现有中医师、中医针灸师、中医药剂师超过4500人。一般每次诊疗的费用为30澳元[45]。


3.针灸教育

澳大利亚是已通过中医立法的国家,针灸教学己成为本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澳大利是西方**个在正规大学设立中医本科教育的国家。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于1990年3月10日。1990年,维多利亚科技大学率先设立针灸课程,可授予毕业生学士学位:1992年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立中医部,与中国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可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悉尼科技大学成立了针灸学院,于1996年成立针灸实验室,1999年开设中医学课程,可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


大专水平的教育院校共9所,包括3所公立大学,提供三至五年的中医教育:短训班大多培训在职的两医医生,学习时间在12个月以内。


4.政策法规及医保

2000年5月16日,维多利亚州总督签署文件,《维多利亚州中医注册法》正式生效。表明中医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被正式承认,享有与西医同等的法律地位。2009年5月8日联邦政府宣布澳大利亚将从2012年7月1日起对全国的中医进行注册管理。


虽然还没有纳入澳大利亚的全民医疗保障系统,但是各大私人保险公司都将针灸纳入他们的个人保险计划中。


5.学术组织

有如下几个组织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员: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医学院成立于1994年,现有教职员工13人,约200名学生,其中有10名研究生。现任院长为夏克立博士。该学院是**为数不多的集中医药系统教育、科研以及诊所为一体的全英文环境教育机构。所授中医药课程在澳大利亚中医药管理局注册并获承认。学生从入学开始共需进行1050小时的临床实践,且有机会到中国和韩国进行临床实习。大学下设中医药诊所,每周为150多名患者提供高质量中医药及针灸医疗服务。中医药科研与合作涉及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生理效应、抑郁症以及肌肉骨骼疾病的诸多方面。


澳大利亚中医学会成立于1999年3月。目前有会员1300人,其中针灸中医医师800人,获得针灸证书的西医医师3人,针灸师800人,与针灸相关的研究人员或学生20人。现任会长为韦国庆医师,任期为2013年-2016年。学会下属设有澳大利亚中医骨伤学会、太极气功协会、中澳老年协会。学会前身是于1990年在新南威尔士州城里的中医研究会,后于1999年根据澳大利亚公司法正式注册为澳大利亚中医学会。学会目前已发展为全国性非盈利组织,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昆士兰州以及南澳大利亚州设有办公室。学会会员均为中医、针灸及推拿理疗师,有较高水平的教育背景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学会为会员提供继续教育、急救等培训课程;开展高水平研讨会,邀请澳大利亚及中国专家演讲;以及出版《中医与健康》及《澳大利亚中医中药杂志》,及时向会员推介中医药*新进展。学会设有国家和省级理事会,并设学术、发展、社会活动、科研、编辑和投诉与纪律审裁等8个委员会。


澳大利亚针灸联合会、澳洲全国中医药协会、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澳大利亚中医针灸学会于1973年。

(二)新西兰

1.针灸医疗机构

新西兰的文化教育和医疗体系基本是参照英国模式,国家设有专门的中医院,在公立的医疗机构中也不设中医专科。但是受世界性“针灸热”及“中医热”的影响,加上近年来华人移民人数的激增和其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作为医疗和保健手段已逐渐为当地人所注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西医诊所的医生开始逐步转诊一些对于西医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寻求针灸师的帮助。更多的诊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针灸师个人开办,并采用针灸结合推拿、中药等方法治疗一些西医往往**不好的疾病。


2.针灸从业者及临床运用

在新西兰,真正从事中医职业的人为数不少,这其中既包括众多的华人中医师,又有不少韩裔、洋人等其他族裔的中医师。据估计,新西兰全国中医诊所不下500家,执业人员约上千人。绝大多数的诊所都是开设在家里,而且是一个人的诊所,基本上属于单兵作战[46]。根据1988年的一篇报道,在当时新西兰使用的13中辅助疗法中,针灸疗法是使用*广的。1988年的另一项统计显示,当年有85%的医生主要用针刺治疗疼痛性病症[47]。


3.针灸教育

新西兰的中医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了解,目前新西兰的中医针灸教育尚未普及,全新西兰的八所国立大学并未开设中医药针灸课程。然而在奥克兰、威灵顿、基督城三所较大的中医药针灸学校,均属于私立学校,分别是新西兰中医针灸学校(NZ School Of Acupunture & TCM,在奥克兰及威灵顿均设有校区)、奥克兰自然医学院(Auckland College Of Natural Medicine,在奥克兰)、克赖斯特彻奇自然学院(College Of Natural Medicine,在基督城)。各校的课程内容、结构不尽相同,主要差异表现在课程中西医学比例和临床培训两方面。


新西兰中医针灸学校(NZ School Of Acupunture & TCM)所开设国家针灸学位文凭为四年全日制的课程,修完毕后获NZQA认可的国家针灸文凭(NDA,LEVEL 7)。


奥克兰自然医学院开设的课程则表现得较**且兼具灵活多样性,既有5年全日制的中医、针灸学士学位课程(3年新西兰中医药、针灸专科文凭课程,加2年国内中医学院学习,采用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和国外如美国、澳洲等地的中医针灸教材),也有与国内中医学院合办的中医硕士学位课程(学位由国内中医学院颁发)。此外还开设多个兼读制文凭课程,如针灸推拿初级班(12周)、**班(12周);小儿推拿保健短期班(3周);药膳、食疗短期班(3周)等。授课及临床带教导师多由中国教育部认可的中医针灸学教授、讲师及新西兰注册医学基础课程导师担任,并定期邀请国内中医学院的专家到新西兰讲学。由于课程设计合理、师资有**以及经新西兰教育部核准、NZQA认可学历并可借此申请新西兰的技术移民,因此一开办即吸引了不少当地对传统中医药感兴趣的人士和海外国际学生就读。


克赖斯特彻奇自然医学院,教授按摩、顺势疗法、呼吸疗法、针灸学和中药学。东方医学系的学生,在**年学习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八卦,八纲辩证及西医的病理学和药理学。第三年学习中药的历史,草药的辨认、制备、作用,学习针灸史、《内经》、选穴原则、配穴。第四年主要是临床实习。所聘教师均受过多年的中药或针灸专业的培训。


目前新西兰中医学院是在新西兰开展中医药教育比较成功的中医药教育机构。新西兰中医学院前身为奥克兰自然医学院(Auckland College of Natural Medicine),2006年与克赖斯特彻奇自然医学院(Christchurch College)合并,成立新西兰中医学院,在奥克兰当地获得广泛知名度,并跻身新西兰**中医院校行列。该院还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合作基地。


4.政策法规及医保

新西兰卫生部2007年正式将针灸纳入《2003年新西兰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能力保障法》,并将针灸师划归为与牙医、护士等等同的职业等级,但是在新西兰,中医针灸任然属于辅助、替代医学类别,未能完全进入当地医疗体系。


在新西兰中医针灸属于替代医学范畴,任何人都可以把针灸作为自己的职业,也可自称针灸师并开业收治病人。但是这些针灸师如果没有在新西兰医学会注册,而自称是开业“医生”,则是不合法的。另外这类非医生针灸师诊疗费用也不享受医疗保险。但如果是新西兰针灸学会会员则可享受国家“事故赔偿公司”的事故保险。此外,这些非医生针灸师、中医师只能用中医方式治病,不可用西医方式诊断和用药。而受过西医培训的注册医生如从事针灸医疗,则被称为医学针灸师,可以使用西医方式诊断用药,并可享受医疗保险。


5.学术组织

新西兰有两个针灸组织加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新西兰注册针灸师学会于1977年在惠灵顿成立。

新西兰中医药针灸学会 (NZCMAS) 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新西兰中国针灸学会-the New Zealand Chinese Acupuncture Association & Register Inc. 会员以新西兰籍亚裔中医师,针灸师为主。学会理事会负责日常会务,下设:会员注册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医德纪律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大部分会员有自己的中医针灸诊所。学会每二个月组织一次中医针灸专业讲座,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研讨会。自成立以来,参加了新西兰政府组织的国家针灸文凭标准的建立,针灸立法管理及其他政府对中医药管理的讨论和咨询。2003年学会支持并协助徐志峰会长,冯立教授成立新西兰中医学院(the New Zealand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使新西兰有了一所**,系统的教授以中国中医高等教育课程为基础的高等中医教学机构。


分享 :
 
意向申请
副标题
提交申请
 
师出名门·薪火传承
副标题
 
国际认证发展
副标题